“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基层调研,走访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10 点击数量:

2021年5月18日陈友力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专题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希及部分教职工参与了此次会议。

在会议中有老师提出:学校把科研工作、教研任务分解下来,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要完成多少科研分,多少教学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完成。这些任务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了一些不能完成的空指标。请陈友力处长指导下,普通教师该如何搞科研。

陈友力同志在会上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带团队,如何搞科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为一名应用型高校老师,可以通过一下两个途径搞科研。

第一,发表学术性论文。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可形成学术性论文。作为一名应用型高校教师,应对自己的科研方向有一个创新性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科研工作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的,学术性论文的创新点应建立在现有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基础上。只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交叉融合点,找准自己的科研方向,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研究方向的创新点。

第二,申报科研项目

我们教师一般申报的都是纵向科研项目。纵向科研项目主要有四大类:一类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为标杆的科研课题:二类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标杆的科研课题;三类是以“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标杆的科研课题:四类是以“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为标杆的科研课题。

搞科研项目首先必须要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研究的方向必须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

其次,要做好科研工作,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以上,还需要学院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支持科研工作。可以通过制定科研规划、建立激励机制、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历练科研能力、整合科研资源、开展学术交流、做好科研服务等方面来有效地开展应用型科研工作。同时,在学院内部筛选科研能力强的人员成立一支科研指导小组,对学院成立的或是即将成立的科研项目提供技术指导。